中國經濟網4月11日訊 4月7日,在第十七屆貴州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全國盤活旅游存量資產投融資促進活動”上,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提出,盤活旅游存量項目和存量資產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既是“風向”,也是“風口”。
伴隨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旅游業全面融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我國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從2014年的27524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5484億元。與此相應地,各地順應旅游業快速發展趨勢,加大旅游投資力度,迅速做大旅游產業規模,建成了一大批旅游項目,但有些項目投資大、效益差、運營難,企業和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021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工作的通知》,將旅游基礎設施領域納入REITs試點范圍。2022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明確將旅游列為盤活存量資產重點領域。2022年9月,國常會確定使用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配套支持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旅游也是政策支持領域之一。
繆沐陽表示,從經濟發展基本規律來看,投資建設會形成資產,資產會引發新投資。有效盤活旅游存量資產,形成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對于提升旅游設施運營管理水平、拓寬旅游企業社會投資渠道、合理擴大有效投資以及降低政府債務風險、降低企業負債水平等,具有重要意義!翱梢哉f,盤活包括旅游存量資產等在內的各種規模大、增長潛力大的優質存量資產,是當前投融資領域的重要‘風向’。盤活旅游存量項目,推動項目內容優化、質量提升,既是旅游領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在旅游業持續復蘇和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旅游行業新的投資‘風口’!
針對當前旅游項目建設,繆沐陽提出了四點看法。
一是要正確處理好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利益關系,正確發揮好旅游項目的正向外部性,不能出現滿足了游客消費偏好,但破壞當地環境抬升本地居民生活成本的情況。
二是正確處理好企業投資和政府公共服務的關系,旅游項目的市場化程度很高,一方面鼓勵社會資本投入,但同時不能忽略政府公共投入,這方面既包括旅游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也包括軟性服務的提供,特別要加強旅游領域營商環境建設。
三是要重視旅游項目的融合發展,既要注重文旅融合,還要注重與相關領域的融合,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要樹立融合就是創新的理念。
四是大體量的旅游投資從來不是單獨孤立的,要注重產品和業態的科學搭配,充分挖掘好產業鏈上下游的消費空間。有條件的頭部企業要注重整合項目業態,豐富生態圈,延伸產業鏈,實現投資供給和消費需求的良性循環,真正發揮好重大項目的帶動作用。
“各地要不斷總結推廣盤活存量旅游資產的新機制、新模式,著力提升項目建設質量,豐富項目內容業態,從嚴把關,杜絕出現無序擴張、低端重復建設等問題,在各類型創建示范過程中,也要注意盲目上項目的苗頭和隱患。要以高質量的項目建設帶動投資增長、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帶動產業層次提升,并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創造新需求,推動供需更好匹配銜接!笨娿尻栒f。